2021年11月10日,在众多网友热议的“今年双11变的静悄悄”的现象引发了广大消费者对购物活动的思考。不论参与与否,有一个无法忽视的现象,那就是人们对双十一活动的态度变得越来越理性,对于消费的门槛和投入都变得极度谨慎。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改变,反映出消费者对于商家的营销套路已经非常清晰,从而导致参与度显著下降。专家分析,消费者对这类促销活动的信任度下降,消费者对这些工商业节日越来越理性,也是这些现象背后的逻辑。就算消费者已经逐渐习惯于各种购物节频繁的营销促销活动,也会对购物节的消费有更深思。
广大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并没有消失,商家提供真正的优惠,给消费者更多的商品选择,提供更高效的配送服务,消费热情依然可以被激发。许多网友坦言,今年的双11没什么吸引他们去购买的商品,“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年的双11静悄悄的。”“我感觉我今年真的没有什么想买的。” 这种种声音,无疑反映出消费者对如今的双十一疲惫了。而这疲惫感的背后,难道是因为双十一盛行了太久,让消费者已经逐渐感觉到了麻木?
大家或许都在思考,今年的双十一,自己花了多少钱?是否有过疯狂购买产品的冲动?而当我们反思这些时,或许会发现,每年的双十一,可能不再是急于拥有更多的商品,而更多的是在重新认识自我需要什么。这或许,是双十一活动日趋沉寂背后,最为深刻的意义。
有专家甚至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积极对应过剩消费并进行理性消费,挑选适合自己的商品。另外,也建议商家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强化产品质量和服务,提供真正的优惠,而不是空洞无物的促销口号。
综上所述,今年双11变得“静悄悄”的现象,背后反映出了消费者对于购物节的变化态度和深度思考。在面对诱惑众多的消费节日,我们也许都应该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否真的需要在这样的日子里疯狂购物?理性消费,才能真正实现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