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市场风波中,华为平板电脑的价格上调成为了热点话题。11月15日最新消息显示,华为已经对其高端平板产品MatePad Pro 13.2进行价格调整,整个系列统一上涨500元。上调之后,不同配置的平板电脑售价分别为:12GB内存+256GB存储版的售价调整为5699元,12GB+512GB版的售价调整为6199元,而顶级配置的16GB内存+1TB存储版的售价调整为7499元。
业内人士分析,华为此次对平板电脑产品线的涨价可能主要受到存储芯片成本上涨的影响。据了解,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原材料和部件都出现了涨价现象。由于存储芯片是组成智能设备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其价格的波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整个产品的成本结构。华为作为行业内的领先品牌,尽管在实力上足以承受成本冲击,但仍然选择了传导这一成本压力给最终消费者。
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的厂商都会立刻选择价格上调的应对措施。有些企业可能会通过使用旧库存来暂时缓解成本压力,以维持现有的售价,直到新产品推出时再作价格或成本的调整。与此同时,业界传出的消息指出,华为此次平板电脑涨价是由公司高层余承东主导的决策,部分原因是认为之前的定价过于低廉。尽管如此,华为方面并没有就此事发表任何正式的声明。
MatePad Pro 13.2作为华为最大屏幕的平板电脑,在今年9月正式发布,其市场反响热烈,目前官网已出现缺货状态。这次的涨价是否会对其销量造成影响,外界持续关注中。
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近期的研究结果也显示,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移动DRAM(内存)与NAND Flash(闪存)的合约价格将继续上涨,这种涨势甚至可能延续至明年的第一季度。这意味着,智能设备制造商在原材料成本方面的压力仍旧沉重,且短期内似乎难以缓解。
在面对原材料成本急剧上升的大环境下,企业进行产品价格调整似乎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新的消费现实——智能设备的购买成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可能维持高位。对于行业来说,如何在成本压力和市场接受度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