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法院裁定苹果赔偿用户电池性能事件


12月6日消息,新浪报道称,苹果公司因为在一次软件更新后故意降低旧款iPhone性能,被韩国首尔高等法院判处向7位韩国iPhone用户每人赔偿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80元)。这起案件的背景是自2017年底以来受到国际舆论广泛关注的“电池门”事件。

这个让苹果名声大损的“电池门”事件,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8月。那时,许多iPhone用户发现自己的设备会突然关机断电,情况尤其在iPhone 6s上普遍出现。对于一些进行了投诉的消费者,苹果提出给予电池更换的解决方案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然而,在2017年12月,媒体爆料苹果公司在未通知用户的情况下,有意减缓了电池老化设备的处理器速度。同月20日,苹果公司正式承认他们减慢了老iPhone的速度,以防设备意外关机,同时声称这么做是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面对用户和媒体的质疑,苹果在当年12月29日发表公开信道歉,并表示对于保修期外的iPhone 6及后续机型,更换电池的价格将从原价608元降至218元,时间为2018年1月至12月。

尽管苹果公司提出了道歉和补救措施,但是这起事件并未因此平息。在世界各地,包括韩国在内的用户对苹果公司的这一行为提起了诉讼。根据最新的判决结果,韩国法院已下令苹果赔偿7名用户,这在全球范围内的法律诉讼中仅是冰山一角。据报道,此前已有超过6.2万名韩国iPhone用户集体起诉苹果,他们指责苹果不仅故意降低旧款手机的性能,还试图迫使用户购买新款手机。

“电池门”事件成为了苹果公司历史上的一个污点,也引发了消费者对企业道德和行为的广泛反思。在今天的科技社会中,透明度和诚信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企业价值,苹果公司的这一行为触犯了这些原则。用户对于产品质量、性能以及生产商的真诚度寄予了极高的期待,因此当发现被误导时,就会产生剧烈的反应。

尽管苹果公司后续采取了举措并且对外道歉,但是韩国用户的集体诉讼和法院的裁决表明,苹果的努力未能完全消除”电池门”事件在用户之间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尚不清楚这一冲突是否将给苹果在全球市场日后的表现带来长远影响,但这一案件无疑给其他科技公司以警示:公众对技术的信任是脆弱且宝贵的,一旦被破坏,即便是像苹果这样的行业巨头,也不得不面对法律后果和公众的不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