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新成就显著,实有发明专利量首破400万大关


在今天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一项重要的数据引起了广泛关注。截至2023年底,我国实有发明专利量已突破400万件,达到401.5万件,同比增长了22.4%,显示出国家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这一成就不仅是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首个实有发明专利量超过400万件的国家。

在知识产权领域,我国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实用新型专利209万件,以及外观设计专利63.8万件。专利审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均有显著提高,体现了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承诺。同时,专利复审结案6.5万件、无效宣告结案0.77万件,凸显了法制环境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此外,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知识产权申请表现也非常活跃。数据显示,我国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达7.4万件,而中国申请人提交的海牙外观设计国际申请达到1814件,彰显了我国创新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

从高价值发明专利的情况来看,我国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6.5万件,占比达到41.5%,较去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这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的突破。

在集成电路这一关键领域,我国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工作也有显著成果,全年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发证1.1万件,累计发证量达到7.2万件,凸显了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

在企业层面,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42.7万家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比上一年增加了7.2万家,显示了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活跃度。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企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达到了290.9万件,占比超过71.2%,首次突破了七成,这标志着国内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

综上所述,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不断深入,创新成果丰硕。国家也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环境,激发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的创新潜力,为构建创新型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