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上CPU也能运行光追游戏 《Quake II》实测帧率惊人地低


3月8日传出令人瞩目的技术突破,一位名为Konstantin Seure的开源显卡驱动开发者成功实现在Linux系统中仅靠CPU来处理光线追踪图形。这一成就虽然在技术层面具有前瞻性,但在实际应用上还显得颇为力不从心。Seure运用到了Vulkan API中众多先进的光线追踪扩展,如VK_KHR_acceleration_structure、VK_KHR_deferred_host_operations、VK_KHR_ray_query等,将这些功能整合进了Mesa Lavapipe驱动中。同时,他还在早期AMD Radeon显卡驱动的基础上,借鉴了一些模拟光追的代码。

此次实验的目标选择了1997年诞生的游戏经典《Quake II》,经过改造加入了光追效果。不过,其运行效率却显得相当不尽人意。在这次实践中,《Quake II》的帧率被测试为惊人的1FPS,即每秒一帧。而单帧画面的渲染时间最长达到1629.2毫秒,换句话说,就是超过一秒半才能完成一帧画面的渲染。关于实验中具体使用的CPU型号并未透露,但可以推断确非市场上顶级的处理器。

尽管当前成果的性能令人失望,但这仍是对传统CPU角色的一次挑战和扩展。早在2008年,Intel就曾展示了使用CPU来运行光线追踪游戏《深入敌后:雷神战争》的技术。在当时的示范中,16核心配置的CPU可以跑出14至29FPS的帧率,而24核心的四路配置甚至可以达到20至35FPS,这与当前Seure的成果相比,无疑更加实用。

光线追踪作为一项提升图形真实性的关键技术,在游戏和视觉领域已逐渐成为标准。光追能够模拟光线如何在真实世界中行进和散射,从而产生更为动人的视觉效果,例如真实的阴影、光晕以及反射等。然而,光追算法的复杂性决定了它对计算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因此传统上需要借助专用的GPU硬件加速。

然而,Seure的努力标志着光追技术在开源社区的发展可能会为不具备高端显卡的用户带来新的可能性。尽管当前的性能与真实的游戏体验尚有较大差距,但实验的成功无疑为CPU处理光追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潜力。未来,随着CPU计算能力的提升及算法的优化,光追技术或许能够在不依赖显卡加速的情况下,为更广大的用户群体提供更为生动逼真的图形体验。这一新兴的尝试方向,可能会进一步推动游戏开发和图形计算向更加普及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