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Lunar Lake平台揭秘:舍超线程换取卓越多核表现


最新科技动态传来,Intel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将迎来两大新平台,即Arrow Lake和Lunar Lake,二者将在工艺和架构设计上保持一致,旨在分别满足高性能与低功耗的市场需求。然而,在业内人士的期待中,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是,Intel的这两个新平台将不再支持超线程技术。超线程技术,也就是在单个物理核心中虚拟出多个逻辑核心(线程)的技术,能够在多任务和并行计算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过,尽管超线程不再得以运用,关于新平台多核性能的疑虑似乎可以被暂时搁置。根据最新的暴露信息,Lunar Lake在CineBench R23/5.4.5的测试中展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即便是在只有17W的功耗下,其多核性能相较于Meteor Lake-U的15W功耗配置,几乎提升了1.5倍。这一点尤其引人注目,因为在前者中,Meteor Lake-U配备最多2个性能核心(P-core)+8个效率核心(E-core)+2个低功耗核心(LPE),共12个核心14个线程;相较之下,Lunar Lake则配置了最多4个性能核心+4个效率核心,共计8个核心8个线程。这意味着,在逻辑核心数量几乎减半、功耗略有增加的情况下,Lunar Lake的多核性能反而呈现跳跃式提升。

孰料,Lunar Lake的这一效能提高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新设计的Lion Cove性能核心和Skymont效率核心架构的高效率。细节方面,Lunar Lake的功耗范围广泛,可从低至8W(针对无风扇设计)调整至高达30W。其特点还包括最大12MB的三级缓存,并搭载最多8个Xe核心的锐炫显卡(基于Xe2-LPG架构),同时也延续了前代产品集成的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

此外,这次的Intel平台更新还包括了更进一步的封装整合技术,其中Lunar Lake能够整合封装高达16/32GB的LPDDR5X内存。通过这些技术革新,Intel的新平台不仅在功耗和性能之间实现了更佳的平衡,也为移动计算设备提供了强大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和高效能的运算性能。

虽然目前大家仍需要等待官方发布会上的详细信息,但Lunar Lake已经通过这波曝料证明,哪怕是在放弃超线程技术后,其强大的多核性能依旧能够给予用户强有力的效能支持,并有望在持续竞争激烈的处理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