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的消息显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目前面临着技术和设备上的重大挑战。长久以来,NASA一直是世界航天领域的佼佼者,但近年来,许多高瞻远瞩的航天项目遭遇了预算超支以及进度延迟的双重困境。究其深层原因,不得不提到NASA超级计算中心的设备严重过时。
NASA目前拥有五台超级计算机,位于加州艾莫斯的NASA先进超算中心(NAS)和马里兰州戈达德的NASA气候模拟中心(NCCS)。在这些超算中,性能最高的Aitken,仅具备13.12PFlops的计算速度,即每秒能完成1.312亿亿次浮点运算。正是这台超算被用于支撑美国重返月球的宏大项目。
其他的超级计算机包括Electra、Discover、Pleiades和Endeavour,性能分别为8.32PFlops、8.1PFlops、7.09PFlops和15.48TFlops。尽管这些数字看似庞大,但与国际前沿科技相比,它们不仅性能平平,其构架甚至可以说是过时。传统CPU处理器在现代计算需求面前显得力不从心,而这也正是NASA超算的主要构架特点。据统计,NAS超过18000颗的CPU,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有48颗的GPU。而NCCS部署的GPU数量还要更少。
这种严重偏重CPU的超算构架已成为NASA信息处理能力的一大瓶颈。超算的基础架构严重落伍,直接影响了NASA的众多项目,其中不乏一些国家级重要研究。除了性能盲区,报告中还提到了过时的管理策略和较低的使用效率,以及众多安全隐患。对此,NASA内部强烈建议进行改革,转向更优越、以GPU为主导的新型超级计算机。
要完成这样的技术革新,无疑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当前的形势下,NASA面临着调整和增加预算的压力,以解决根本性的计算能力问题。这不仅是技术更新的问题,更关系到美国在航天领域的未来和竞争力。因此,尽快升级计算基础设施,以适应新时代的科研需求,对NASA来说已成当务之急。
总结起来,NASA超级计算中心的现状囿如二字:打钱。只有通过充足的资金,加快技术改造和硬件更新,NASA才能在航天领域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有效推进包括火星探测和人类重返月球等雄心勃勃的太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