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大传统制程芯片投入,1-5月集成电路出口显著增长


6月11日消息,近日海关总署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前五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达到了约626.1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1.2%。仅5月份,中国集成电路单月出口额就达到了约126.34亿美元,同比劲增28.47%。与此同时,前五个月的集成电路进口额也同比增长了13.1%。

在中国半导体行业的迅速发展背景下,国联证券的一份研报指出,中国半导体市场目前约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三成。这一数据背后,是中国企业在传统芯片制造领域大规模的投入,尤其是在28nm等成熟制程方面。此时,全球芯片产业即将迎来复苏,中国正抓住这一重要机遇,积极扩展其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厂商在2023年的产能同比增长了12%,达到每月760万片晶圆。更为令人瞩目的是,预计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商将在2024年开始运营18个新项目,这将使其月产能进一步增长13%,达到每月860万片晶圆。这一增长势头显示了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截至目前,由于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等国家对先进设备出口的管制,中国大陆在高端芯片制造设备采购方面遇到了一定的阻碍。尽管如此,中国企业并未因此止步不前,而是积极将目光转向了成熟制程。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中国大陆成熟制程(28nm及更成熟的制程)产能占比可达到39%。

这一系列的数据不仅表明了中国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也反映出中国企业在国际不利条件下的灵活应对和战略调整。通过加大对成熟制程技术的投入,中国在全球芯片市场中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竞争力。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产业安全的关键环节。随着更多投资和技术研发的持续推进,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将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更为强大的竞争力和更高的自主创新能力。

总体来看,尽管面临着国际市场的诸多挑战,中国在半导体行业尤其是成熟制程领域的投资和增长势头无疑为全球芯片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中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继续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