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消息,近日赛力斯斥资25亿收购华为持有的问界系列商标及专利一事,迅速在业界引发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此举一度引起了关于华为与赛力斯未来合作关系的多个猜测,甚至有传闻称两家公司可能走向分道扬镳的局面。
对此,华为迅速作出回应,明确表态将继续支持赛力斯在问界系列产品上的发展与销售。华为强调,公司始终坚持不造车,而是通过其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帮助车企生产优质车辆并进行有效的市场推广。华为表明,这一立场从未动摇。赛力斯方面也重申,协议中的商标转让并不会影响现有的合作关系,反而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础。
有媒体以投资者身份就此事致电赛力斯,相关人员透露,每卖出一台问界系列的车,华为都会通过销售服务费获得一笔收益。然而,具体的比例属于核心商业机密,赛力斯并未披露详细数字。这一销售服务费机制其实是华为帮助车企规范化运营、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一部分,亦体现了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战略定位。
事实上,华为多次强调不直接进入造车领域,致力于提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及相关技术支持。例如,华为已数次重申华为logo不会出现在整车的宣传和外观设计中,而是充当幕后推手,赋能车企提升技术水平。在问界之外,前不久华为还将“享界”商标转让给北汽,将“智界”商标转让给奇瑞,再一次明确传达了其不涉足整车制造的核心理念,不希望与车企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赛力斯和华为的合作可以追溯至数年前,双方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深度协作。此次商标及专利收购事件,无疑将两家公司的合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华为提供的智能网联技术,加上赛力斯在汽车制造和市场运营上的资源和经验,未来有望携手推出更多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车型。
对于消费者而言,此次合作深化将带来更多优质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进一步推动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的发展。毋庸置疑,未来的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技术创新和品牌合作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总的来看,赛力斯斥资收购华为的问界商标和专利,既是企业战略调整的需要,也是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的标志。华为继续专注提供智能网联技术,赛力斯集中力量进行整车制造和市场推广,双方共同推动汽车工业向更高水平迈进。与其说这是一次简单的商业交易,倒不如说是一次战略性布局和资源优化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