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视厂商主导,中国11月电视市场出货量揭晓


近期,洛图科技公布了2023年11月中国电视市场的出货情况,发布了最新的品牌月度出货快报。报告详细展示了中国电视市场的最新动态,其中国产电视品牌海信、TCL和小米继续占据市场前三的位置,而海外品牌则持续面临挑战,出货量有所下滑。

根据洛图科技的月度快报数据,今年11月,中国电视市场整体出货量为357万台,环比下一个月减少了4.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3.2%。这一趋势体现出市场对电视产品的需求有所放缓。

在分析了市场主要品牌的表现后,可以看到中国本土电视品牌的整体表现强劲。其中,海信以超80万台的出货量位列第一,紧接其后的是TCL和小米,出货量分别约为80万台和近70万台。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在今年的市场策略有显著调整,不再单纯追求市场份额,而是更注重产品结构的升级和经营利润的提高。

事实上,11月份中国市场上前7大传统电视品牌,包括海信、TCL、小米、创维、长虹、康佳及海尔等品牌和其子品牌的出货量合计达到了333.5万台,同比减少了11.9%,环比减少了4.2%。尽管如此,这些国产品牌的合计市场份额依旧维持在93%的高位,连续五个月保持稳定。

尤其闪耀的是创维,包括其子品牌酷开在内,创维的出货量在11月达到了超过60万台,呈现出同比增长,且以超过10%的增长率位列增长幅度第一。而长虹、康佳和海尔三个品牌11月的出货总量大约为50万台,同比大幅下降达到了30.5%,市占率持续保持在15%以内。可以看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趋势中,品牌间的拉锯战持续进行。

另一方面,受到市场多重因素影响,包括索尼、三星、飞利浦和夏普在内的外资品牌在11月份的出货量继续下滑,低于20万台,同比下降接近20%,市占率不足5%。这一挑战对这些国际电视制造商而言显然不容小觑。

在年度累计的出货量方面,与去年同期相比,合并出货总量显著下降了26.8%,市占率也下降了3.7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进一步说明了市场对电视产品的需求变化和品牌竞争态势的新变化。总的来说,11月的数据显示中国电视市场在国产品牌的强势带领下继续发展,但市场整体出货量的减少也预示着各品牌需要更为灵活和创新的策略来适应市场的未来趋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