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伊始至11月,中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期间,全国新增充电桩305.4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新增数量为82.8万个,而私人充电桩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持续火热,其配套建设也显示强劲势头,数量高达222.6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7.4%。
这一增长可以说是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强劲增长同步的。截至2023年11月,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达830.4万辆,意味着目前中国的桩车比已达到1:2.7。基于这一比率,目前的充电设施建设速度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要。这不仅表明了中国对新能源领域的重视,也反映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良好适应性。
统计数据进一步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国累计充电桩数量已经成功突破800万大关,达到了826.4万个,同比增长了67.0%。而在这广阔的数字背后,是一张覆盖中国主要经济省份的巨大充电网络。在数量上,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湖北、山东、北京、安徽、河南和四川,而在这些省份中,公共充电桩的占比达到了71.1%,集中反映了新能源汽车分布的区域差异及充电基础设施的不均匀性。
与此同时,全国的充电总电量也在稳步上升。11月份,全国累计充电电量约为35.4亿千瓦时,较10月份的数据增加了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3%,环比增长10.4%。这样的增加通常预示着后续充电桩使用频率的持续高涨,并且预示着新能源车辆日益增多的市场接受度。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产业得以快速发展,而充电桩的建设也正走在支持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前列。充电桩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桩的数量不断增加,未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有望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眼望2024年,中国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还将继续增速,以匹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随着充电网络的继续完善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用户的充电体验将愈发顺畅,应对充电需求高峰的能力也将随之增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向一个更加绿色、更加智能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