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国家电市场的动态,2023年电视行业的低迷成绩格外引人注目。根据洛图科技(RUNTO)发布的数据分析报告,今年全国电视市场总出货量达到3656万台,与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4%。拆分半年数据来看,下滑趋势在下半年愈加明显,逐月同比跌幅均超过10%,到了年底的12月更是急跌20%以上,全年累计销量首次突破了3700万台的心理关口,创下了近十年的新低纪录。
对于这样的市场现状,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一系列因素共同导致了电视机的销售困境。首先,伴随着生活方式和室内设计观念的变化,中国家庭的客厅功能逐渐转型,电视不再被看作是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其次,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使得年轻消费者回到家中的时间普遍较晚,几乎无暇顾及电视节目。
再加上用户娱乐时间的碎片化,视觉媒介的多样化选择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观看视频内容,这无疑侵占了传统电视机的市场份额。不仅如此,电视机使用者经常面临的开机广告、复杂收费模式等问题,更是加剧了消费者的疲惫感和抵触心理。
另一方面,由于液晶面板等核心部件成本的上涨,电视品牌生产商被迫提高产品售价,这也无形中对市场需求产生了进一步的抑制作用。高昂的价格和不够便捷的使用体验,共同导致了消费者转向更经济、更灵活的新型观看方式。
面对电视市场的冷清,电视品牌或许需要重新思考其产品和服务的定位,以及如何适应当代消费者的媒体消费习惯。未来,电视产品是否能够实现创新突破,适配新时代的流媒体服务,拓展智能居家功能,或许是电视行业摆脱当前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从2019年到2023年,中国电视市场的品牌出货量持续走低,透露出的信号值得相关企业和市场分析师深思。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趋势的演变,传统电视机的黄昏似乎已不可避免,人们都在寻找新的电视观看体验。面对这样的趋势,传统电视品牌能否迸发出新的活力,抑或会渐渐退出市场的视线,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