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最新发布的《全球电视品牌市场出货季度追踪》报告,2023年全球电视出货量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达到2.01亿台的年度总量,较2022年下跌1.6%。这一数字代表了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显示出全球范围内电视市场的消费疲软。
细分市场方面,LCD电视的出货量达到了1.96亿台,同比微降0.9%;而作为高端市场的OLED电视更是经历了明显的跌落,出货量同比大幅减少20.6%至548万台。在全球各大区域市场的表现上,北美、拉美和东欧表现出了增长态势。然而,亚太区域、中国市场、西欧以及中东非洲地区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销售下滑,其中中国市场下半年的衰退尤为明显,每月的同比降幅超过10%,全年市场规模下跌至3656万台,是近十年中的新低。
研究机构对这一现象的解读指向多个因素。在中国,如今的客厅已不同以往,传统接待客人和展示的功能淡化,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娱乐时间的片段化趋势日益明显。此外,随着设备选择的多元化,电视机已不再被看作是家庭娱乐的唯一或必需品。此外,全球范围内电视市场需求的减少,同样与用户娱乐习惯的演变、上游面板成本的高位运行以及品牌厂商受到的利润压缩有关。
尽管如此,在内容生产的黄金时代,电视剧、综艺节目、体育赛事等大屏幕形式的娱乐仍然具有吸引力,但观众们对于观赏平台的选择变得更为多样。许多用户已经转向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或是个人电脑进行观看,部分人选择了投影仪或通过高清接口将移动设备内容投射到大屏幕的方式来寻求更佳的观影体验,这无疑给传统电视机的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在这一转变背后,是科技快速发展驱动下的消费行为变化。串流媒体服务的兴起改变了观众获取内容的方式,智能化的屏幕设备让人们享受到了更为便利和个性化的娱乐服务。于此同时,电视制造商也在不断探索,比如推出更为高清、画质更佳的电视产品,试图通过技术革新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未来的电视产业,需要在产品、技术、内容和用户体验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创新。只有通过持续的研发和市场洞察,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寻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面对低迷的市场数据,电视品牌及其制造商无疑正处于思索过去与规划未来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