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视品牌占领市场高地,外资品牌在华销量不振


在2024年2月的中国电视市场中,国产电视品牌的整机出货量经历了一次大幅波动,据洛图科技(RUNTO)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的品牌整机出货量为177万台,同比急剧下降26.6%,与上个月相比则下跌了57.8%。明显的数据变化揭示了市场需求的阶段性变化,特别是在春节假期过后,出货量自然呈现出季节性降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整体市场出货量遭遇不小的挑战,小米(含红米)品牌却表现抢眼,在2月份以接近40万台的出货量夺得了桂冠,其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1.5%。即便是在销量下降约30%的大环境下,小米电视仍然稳坐龙头老大的宝座,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消费者认可度。

紧随其后的是海信(含子品牌Vidda)和TCL(含子品牌雷鸟),分别以35到39万台的出货量位列二、三名。创维(含子品牌酷开)也不甘示弱,以约29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四。而长虹、康佳和海尔三家品牌合并出货量约为24万台,尽管在总量上看似不尽人意,但在夺冠的第一阵营中依然不可小觑。

然而,不同于这些国产品牌的稳健表现,华为的电视出货量却处于一个相对低迷的状态,2月份仅有数万台,同比遭遇了约20%的下滑。华为的策略主要依赖于中高端产品,这一定位在规模上尚未形成强大的市场压力,但在利润方面已经走上了正轨。

更为惨淡的是外资品牌。索尼、三星、夏普和飞利浦四家在华的合并出货总量不足10万台,同比暴跌高达40%。这个数字不仅暴露了外资品牌在华遭遇的困境,也透露出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品牌青睐正发生着转变——昂贵的国外品牌电视已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国产品牌凭借性价比和不断提升的产品质量正在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心。

在全球化市场的竞争中,国产品牌已经挤占了不可忽视的市场份额,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大幅下滑的2月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和国产品牌的崛起趋势。未来,在这个万亿级的市场中,谁能继续保持优势,谁将面临挑战,答案仍在时光里慢慢揭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