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传来,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业界又出现新的动态。2024年2月份,这一市场的出货量冲破了15.6M片的关口,但是这一数字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5%,与上个月相比也减少了15.4%。在这场出货量的竞赛中,中国大陆的面板制造厂商们经历了一次较为显著的挫折。
根据洛图科技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全球市场上,中国大陆的面板厂商们2月份的出货量占有率仅为63.5%,这已经是近两年以来的最低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7.4个百分点;与上月相比,则下降了4.6个百分点。业内分析师普遍认为,中国大陆制造商市场份额的这一短期下滑,主要原因是春节期间的停产影响。
其中,全球市场的主导者BOE(京东方)2月份的出货量约为340万片,虽然据榜首位置,但是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BOE的出货都显示出了20%以上的下跌。不过在32、43和65英寸这三个主要市场,以及86和100英寸的超大尺寸市场,BOE依然保持着领先的市场份额。
紧随其后的是CSOT(华星光电),2月份的出货量大约是290万片,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下滑都在20%以上。对于55和75英寸的面板市场,CSOT的出货量保持全球之最。而在98英寸超大面板市场,CSOT长期占据绝对领导地位,市场占有率超过了70%。
另一家中国大陆的面板生产厂商HKC(惠科),2月份的出货量超过了250万片,同比下降了25.4%,环比下降16.3%。值得注意的是,在超大尺寸85英寸市场上,HKC的出货量已然是龙头老大。
在台湾,面板制造厂商Innolux(群创)和AUO(友达)的合并市场份额为20.5%,相较于前一时期,不仅没有下滑,反而分别增长了0.4和1.1个百分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韩系列面板厂商的合并市场份额为16.1%,在持续两个月的时间里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同比和环比均实现了7.0和3.5个百分点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LGD广州LCD产线的稼动率在不断提升,目前已经超过了80%,其出货量的增速相当显眼,同比增幅达到了28.9%,环比增长了12.6%。同时,夏普(Sharp)的表现也很亮眼,在1月份实现同比翻倍增长之后,2月份又持续实现了50%以上的大幅增长,成为增幅最高的企业之一。
在这一波复杂的变动中,尽管中国大陆的面板制造业似乎遇到了短暂的困境,但结合整体市场的变化来看,这应该只是一个暂时的调整。随着产线的逐步恢复,以及新的市场战略的实施,中国的面板生产厂商有望重拾增长势头,再次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而日韩厂商此次的走强,不仅显示出它们在产业调整中的强大适应力和竞争力,也为整个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市场未来的竞争格局,增添了一丝未知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