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显示器市场销售价格连续下滑 消费降级与价格战成主因


2024年7月30日消息,根据洛图科技(RUNTO)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显示器在线市场的平均价格为1064元,同比去年下降了92元,降幅达8.0%。这一价格变动主要归因于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首先,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消费倾向逐渐转向中低端产品。这种现象被称为“消费降级”,即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的商品。这一趋势直接导致了低价显示器的市场需求增加,使得整个市场的平均价格有所下调。

其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成为企业获取市场份额的直接且迅速的手段。目前,新品牌不断通过低价策略进入市场,而已有的主流品牌则通过降价来捍卫自己的市场地位,形成了一种“新品牌以低价进入市场、老品牌降价反击”的竞争模式。这种价格战不仅进一步压低了市场平均价格,还增加了消费者选择低价产品的可能性。

再者,整机代工厂在积极拓展品牌市场的同时,由于其在生产成本上的优势,拥有较大的价格调整空间。这些代工厂通过减低生产成本,提供价格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进一步推动市场价格下滑。

数据显示,价格下降主要体现在低端价格段的增长。目前,市场主流价格段集中在500-999元之间,占据市场份额的47%,这一比例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个百分点。同时,500元以下的低端市场份额也在扩展,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和灵蛇在这一低端价格段共占据了33%的市场份额,这显示了这些品牌在低价市场中的强势表现。

而在1000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表现则相对平淡,其市场份额正面临一定的缩减压力。尽管一些高端品牌仍试图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但因为整体市场消费倾向的改变,其市场份额在逐步减少。

综上所述,中国显示器市场平均价格的下降,同时受到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更迭、企业间激烈的价格竞争以及代工厂成本优势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销售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未来,低价但高性能的显示器可能将在市场上占据较大的份额,而中高端产品则需要通过更多的创新和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的青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