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传奇:E3游戏展告别游戏界的深层原因


E3游戏展曾是游戏行业的年度盛事,普天同庆的时刻。然而,好景不常,这个游戏界的重头戏最终还是宣告永久停办。许多原因酿成了E3的消逝:在创新与革新的路上迷失方向、参展成本剧增、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再加上疫情的突然袭击,所有这些共同为E3划上了休止符。

据了解,早在E3 2023取消之前,我们就已经觉察到E3的困境。缺乏对展会运作专业知识的背景下,一些关键的发行商对展会的兴趣也在渐渐消退。受到投诉最多的一点是募集展位费用的高昂代价,数百万美元的开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这对于许多发行商而言成为了沉重的负担。

E3一直试图扩大规模,企图建立自身的影响力,但这种做法反而造成了预算的不断膨胀,变得不切实际。对比而言,同期的”夏日游戏节”以更为友好的方式向媒介和公众展示新游戏,其成本甚至不到E3的一小部分,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推崇。展会的组织者——娱乐软件协会(ESA),被指与快速发展的游戏产业脱节,举办的E3也在当代面临着艰难的转型。

2017年的尝试改革,开放给普通粉丝进场,结果导致会场过度拥挤,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的担忧。索尼在2019年决定不再参加E3,这一决定大大削弱了E3的声望和吸引力。随着时间进入流媒体时代,播放平台频繁闪耀,参展商开始重新考量那些高昂的参展费用是否物有所值。

而后疫情的爆发像是最后一击,许多线下活动遭到取消,ESA缺乏迅速适应在线展示的准备。2021年的E3虽然转为线上,但接受程度平平,2022年又直接宣告取消。期间,有传言指出ESA根本缺乏举办如此大型活动的专业知识。

业内人士在讨论时提到,E3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特色,它试图兼顾多重身份:既要作为贸易展、商业中心,又要成为粉丝们的游乐场和新游戏的发表舞台,但最终这些元素混合在一起,让E3变得复杂且难以被分类。

现在,随着E3的消失,众多发行商各自寻求自己的展示平台,夏季变成了信息泛滥的马拉松,新闻发布、活动和公告互相交错,给人感觉更为杂乱无章。也许,这也是E3无法适应这个变化迅速的游戏产业的一个缩影。游戏展的帷幕虽然落下,但它留下的影响和引起的行业反思,将在游戏界长久回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