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近期在其官方网站更新内容,明确指引游戏开发者应避免在游戏创作中制造具有“夸张身体比例”的女性角色。该网站的新绀部分名为“产品包容性行动:帮助客户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旨在推广和指示开发者在创作期间尽可能考虑到包容性的相关要点。
这份清单在微软的支持网站上一经发布,便引发了广泛关注。Twitter上一名用户特别指出,微软在这份清单中明确强调了避免创建能强化“负面性别刻板印象”的女性角色。这些建议包含了一系列问题以供开发者反思,如是否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性别偏见,代码和设计中是否无端引入性别和性别障碍,创造的女性角色是否在能力上与男性角色持平,她们的服饰是否适合其任务,并且身体比例是否符合实际。
此外,建议中还包括关于男性角色的指引,鼓励开发者创建能够表现出丰富情绪的男性角色,从快乐、悲伤到脆弱等,打破仅有女性角色才显露情感的传统刻板映像。该建议有意让游戏中的角色更为全面,从而提供给玩家更加立体的人物形象。
近年来,西方游戏产业界一直对游戏中存在的“物化”问题提出批判,并试图打破虚构人物设定上的不实际美学标准。尽管如此,依然有游戏如《星刃》因为女主角设计而受到指责,即便她的形象是基于真人模特。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索尼将其视频游戏业务迁至加利福尼亚后,其严格的审查政策一直受到玩家群体的诟病。另一个让玩家群体警觉的事件是Sweet Baby公司一位专注于政治正确的员工对一个Steam鉴赏家和其个人账号进行了骚扰行为。由个人行为引发的这场争议,使得关于视频游戏叙事咨询的讨论越来越广泛。
对此,玩家们持有不同看法。有玩家表示理解微软的立场,指《神鬼寓言》重启版女主角的设计就不太符合传统审美。还有玩家坚决支持创作自由,认为消费者会用购买行为来决定他们的偏好。另外,也有玩家觉得微软应该放宽指导,认为这是政治操弄而非真正的包容性。
在这场讨论中,我们看到了多元化声音的碰撞。或许这正是微软邀请行业内外共同参与这一发展过程的初衷。在这个虚拟与现实交错的时代,如何平衡创作自由与社会责任,考验着整个游戏行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