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IT技术的飞速发展下,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谈论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电子设备。无论是个人电脑还是智能手机,人们对性能的追求似乎永无止境。然而,在这股追求先进技术的潮流背后,全球不少角落依然有着一种“老旧技术”的坚守现象。这不,令人吃惊的是,德国的铁路系统仍在使用早已被淘汰的电脑操作系统。
根据1月30日的消息,一则德国铁路系统的招聘启事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招聘广告明确指出,他们需寻找熟悉Windows 3.11操作系统甚至是老式MS-DOS命令的IT专业人员。而与这些古老操作系统相对应的硬件配置更是让人难以置信:一台仅166MHz处理器频率、内存容量为8MB的计算机。
这种现象并不是德国铁路系统的个别案例,事实上,全国的铁路系统大多数依旧运行在这种令人难以想象的低配置设备上。其中包括知名的ICE1和ICE2高速动车组。ICE1,即401型,于1991年6月投入使用,它是德国的第一款高速列车,最高时速可达280公里,由两节动力车头和14节乘客车厢组成。紧随其后,1995年推出的ICE2,即402型,作为ICE1的升级版,车体长度减半,配置有一节动力车头、一节驾驶室车厢和6节乘客车厢。
不难想象,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1操作系统诞生于1993年,当时它的革命性之处在于引入了网络和局域网功能、即插即用技术。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该系统在2008年11月已宣告退休,微软公司也停止了对其的一切维护和技术支持。那么,为何在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样的老旧系统依然被坚守着呢?
在任务关键性的系统,例如铁路、航空交通领域,经营管理方普遍遵循一个原则:“如果它还能正常工作,就没有必要更换”。依据这个原则,系统稳定运行几十年不曾更改,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实际上,世界上许多重要基础设施仍然使用着古老的技术。就连武器技术领先的美国在不久前还使用着软盘管理其核武库。
回到德国铁路系统,虽然这种依赖于过时技术的状况引起人们的震惊和疑问,但它也倡导出一种重要的理念:技术的高新并不总是第一位,稳定和可靠才是系统运行的根本要求。虽然现代化的更新换代是必然趋势,但如何在保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实现渐进式的技术过渡,是个值得所有行业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