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根据外媒的最新报道,通讯与信息技术巨头华为公司宣布,他们已成功研发出一种具备颠覆性的磁电硬盘技术,该技术将被应用于其即将推出的下一代OceanStor Arctic存储系统中。与常规的机械硬盘和磁带存储相比,这项新技术预计将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和能耗,表现出颇具吸引力的市场潜力。
据了解,这种新型磁电硬盘运用了磁电碟片(MED),该材料利用了所称的磁电效应。磁电效应实现了在磁性介质与电性介质之间建立起一种崭新的数据存储关联,但是,华为对于这一技术的具体细节守口如瓶,外界对于其技术原理及硬盘的外观设计尚未有清晰的了解。
华为公司声称,利用磁电硬盘技术,在单个机架内可以达到10PB(即10000TB)的存储容量,而且令人瞩目的是其功耗不超过2000W。相比传统的机械硬盘,新技术可以节电高达90%,与磁带存储相较则可能缩减成本约20%。
为了使比较更为直观,我们可以看一下现有数据存储技术的情况。以标准42U机架为例,目前最多可以安装288块硬盘,如果使用希捷最新推出的HAMR 30TB硬盘,总共可以提供8.64PB的存储容量,而人均功耗为10W,总体功耗则在2880W左右。而华为的新技术在保持低功耗的同时,却提供了超出这一容量约30%的存储空间,功耗表现比之高出了近45%。如果换算到同等容量下,华为磁电硬盘的功耗要比机械硬盘低出惊人的80%。
进一步对比,若以4U存储服务器为例,该服务器可安装100块3.5英寸硬盘,最高可达3PB的容量。如此计算,建构出30PB的存储能力需要10台此类服务器,相应的总功耗将达到10000W。对比下来,对标华为同类容量的功耗表现,上述现有技术高出的比例是67%。
华为的磁电硬盘技术预期将在2025年上半年正式进入国际市场,届时将对传统数据存储方式构成严峻挑战,同时也为数据中心的能效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业界专家普遍认为,该项技术之所以具有突破性意义,不仅在于其节能减排的高效表现,更在于其可能带来的长期运营成本的显著降低。随着数据中心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华为的这一磁电硬盘技术或成为推动信息技术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