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异味频出惹人诟病,市民吐槽难忍耐


3月15日消息,现如今,一个新的社会话题#打到臭车的概率越来越高了#,在微博热搜榜上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不少市民抱怨,乘坐网约车时常常会遇到异味问题,不免令人产生一种与驾驶员共窝一般的尴尬感觉。有的乘客形容称,车内的味道浓烈到连戴口罩都难以阻隔,只得透过短暂的开窗换气来求得片刻清新,但在寒冷的季节却又不得不承受窗外的冷风侵袭。

网友们在讨论中还提出了惊人的观察,称与女司机相比,由男司机驾驶的网约车中出现令人不悦味道的概率明显更高。究其原因,科普中国此前曾做过专门的解释。引发网约车异味的主因多方面,包括车辆内饰释放的化学物质、司机个人卫生习惯、车内吸烟行为以及长时间乘客流动所带来的食物残渣等。

汽车内饰材料中的塑料和皮革是异味的重要来源。不仅仅是座椅、顶棚、地毯等易接触到的部位,就连仪表盘、车门护板等零部件也都在无声无息中散发着令空气污染的气味,而司机个人添置的装饰品更是加剧了这一状况。

此外,驾驶员个人卫生情况也是影响车内气味的重要因素。长时间的高压、疲劳生活模式下,司机们往往会产生富含脂肪的汗液,一旦这些汗液被体表的微生物分解,就会形成难闻的味道。连同司机的吸烟行为,大量的二手烟烟雾和颗粒物附着在车内物品和空气中,为车厢内的空间增添了更多难以消散的味道。

与此同时,由于网约车制度对司机工作时间的要求,他们往往需要在车内度过大部分时间,车内饮食不仅带来了生活方便,也难免留下食物残渣。这些残渣在微生物的催化下,迅速腐败、变质,并在车内散发出恶臭。

如何应对网约车内空气品质的问题?解决方案似乎并不复杂:一是司机应自觉不在车内吸烟,二是要勤于打扫、勤加通风,这既对车内外部的清洁有益,也是对自身卫生和乘客责任的体现。

纵然网约车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出行方式,但车内异味问题仍需多方面的努力和改善。只有当司机、平台和乘客三方共同注重车内环境的卫生和舒适度时,才能真正提升服务质量,让人们的网约车之旅更加愉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