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次权威论坛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发表演讲,强调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简称车BU)在智能驾驶领域实现了行业革新。他指出:“华为的高级智能驾驶系统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无论是座舱体验还是智能驾驶,我们都做到了顶尖水平。”其信心满满的话语,表明华为在这一领域已经达到了引领的地位。
业内人士了解到,华为车BU是华为内部唯一一个一直在亏损的部门。但在连续亏损数年后,2020年这个部门预计将实现盈利。具体来说,华为去年亏损约60亿元,而今年的盈利,一大功臣当属于其合作伙伴推出的新款智能电动车——问界新M7。根据数据,2月份问界新M7的销量达到了21083辆,在所有车型中名列第三。
问界新M7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主要得益于其搭载的华为高级智能驾驶系统。即便智驾版本比普通版价格高出2至4万元,超半数的消费者仍选择购买,这足以证明华为智驾系统的吸引力。而且,自上市以来问界新M7屡次通过OTA进行升级,每一次更新都集中于提高智能驾驶的性能,尤其是最近的覆盖全国的城区NCA(Navigate on city streets)功能全面推送后,智能驾驶体验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实地测试显示,华为的这套系统已能覆盖全国99%的道路,不仅适用于快速路和城市主干道,甚至能应对乡镇道路的复杂环境。通过在杭州的试驾,华为智能驾驶展现出了在人多车多路口的稳定性,尤其是最新OTA更新中加入侧向防碰撞辅助功能后,行车安全性更上一层楼。这不禁让人想起之前网络上流传的华为智能驾驶在高速上自动紧急避让的视频,再次证明了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的高级特性。
智能驾驶唯一的不变要素就是它的快速学习能力和不断进化的能力,华为在这点上做得尤为出色。华为之所以能够在智能驾驶领域快速崛起,殊不知,这背后是华为在自动驾驶相关技术上长达10年的研究和投入。车BU虽然在2019年才正式成立,但华为在汽车行业的研发工作早在2012年就已启动。他们在车联网技术上的深耕,以及先进通信技术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转化,为其智能驾驶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雄厚的技术支持。
此外,华为巨额的研发投入使得智能驾驶技术不断革新。根据华为内部人士的透露,自2019年成立车BU以来的4年时间中,华为投入了超过200亿资金用于自动驾驶领域研究,研发团队人数高达7000人。华为的策略是“商用一代,预研一代”,在智能驾驶领域永远走在前沿,不断刷新技术高度。
产品的持续优化和人性化更新,让华为智驾系统在减轻驾驶员负担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华为智驾功能强大,但它仍然是辅助驾驶,并未达到完全无人驾驶的L4级别。华为智驾的未来之路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完善,目前人机共驾阶段仍将持续。
在技术的尖端,华为智能驾驶的进化速度是快人一步的。通过技术积累和持续的资金投入,以及软硬件的全栈自研能力,华为智能驾驶在消费者中的口碑正逐步提升,正在成为智能驾驶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