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5月28日的报道,这两年来一种现象备受关注,那就是能烧油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插混车)和增程式电动车(增程车)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占用充电桩,而旁边的纯电动车则排起了长队等待充电,这种情况在节假日尤为突出。每当这种占桩事件被曝光,都会引发网络上的激烈讨论。那么,怎么解决插混/增程车和纯电车之间的矛盾呢?
近日,一名博主声称,一些高速公路服务区只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那就是提高电价。博主表示,只需把每度电的价格调高到2元,就可以有效地将增程车和插混车挡在外面。“因为纯电动车基本都需要在高速公路的充电桩上充电,只要充电比加油便宜,从心理上来说,车主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对于增程车和插混车来说,这个就不行了。
博主分析道,在高速公路上充电,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省燃油费用,而目前每度电的价格提高到2元,相当于每公里花费0.5元。而相比之下,一辆搭载1.5T发动机的车,百公里油耗为6升,每公里的燃油费用也大致是0.5元。这样一来,车主就会发现充电不再省钱,于是他们也就不会再选择充电了。
博主还指出,增程车和插混车有一个天生的缺陷,那就是电耗高。他举例称,小鹏G6或极氪007这类纯电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百公里电耗约为17度电,但对于增程车和插混车来说,百公里电耗至少要达到25度电,耗能高了三分之一,这样用电的成本就显得非常高昂了。
极其简单的价格调整却达到了显著的效果,不仅解决了纯电车主和插混/增程车主之间的矛盾,还助力了充电桩运营的营收增长。对于纯电车主来说,他们再也不必担心被插混车占用充电桩,充电更加高效便捷。而充电桩的运营方则随着电价上调实现了更高的收益,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当然,这个方法的唯一受害者可能就是插混车和增程车的车主了。面对高昂的充电费用,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充电策略,甚至可能会让他们重新评估选择购买纯电动车的可能性,因为纯电动车在高速公路上的充电成本依旧低于燃油开销。这也是硬币的另一面,激励车主们向更加环保、经济的纯电动车转型,最终不仅能缓解充电桩的紧张局面,还为推动整体社会的绿色出行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