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AMD全新一代锐龙AI 300笔记本处理器逐步上市,引起了广泛关注。近日,一位网友曝光了一张该处理器的内核布局图,并由技术高手详细标注了CPU、GPU以及NPU等各个重要模块,呈现了该芯片的完整结构。相比上一代,Strix Point核心面积增大至约225.64平方毫米,增幅高达66%,这是由于CPU、GPU以及NPU功能大幅扩展所致。
在这张曝光的图中,CPU区域位于左侧,上方可以看到四个Zen5核心,每个核心具备1MB二级缓存,并共享16MB的三级缓存。下方排列了八个Zen5c核心,同样每个核心拥有1MB二级缓存,且共享8MB三级缓存。这些核心内部的不同模块也被详细猜测,包括分支预测、指令预取、整数执行、浮点单元、加载与存储单元以及缓存等。
虽然Zen5和Zen5c同样采用“大小核”设计,但其架构、IPC(每时钟指令数)性能以及ISA(指令集架构)完全相同,仅在三级缓存和性能优化方面有所差异。因此,系统和软件调度无需考虑这些核心之间的差异,这与Intel的异构大小核设计有显著区别。此外,Zen5、Zen5c各自的三级缓存理论上可以相互共享,但这会带来延迟,AMD通过Windows系统调度尽可能使每个核心只访问自己的三级缓存,以提高效率。
图中靠右侧的是GPU区域,显示了一个由8组WGP(计算单元组)组成的结构,每组包括两个CU单元,总共共有16个CU单元,相当于是1024个流处理器。此外,还能看到512KB一级缓存、2MB二级缓存、原语单元与光栅化单元,以及四个渲染后端(RB+),以及多媒体引擎和显示引擎。
右上角是NPU(神经处理单元)区域,布局为8×4的AI核心模块排列,涉及八个内存模块和NPU控制逻辑单元与缓存,占据了相当大的面积。显然,AMD在AI处理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源。
除此之外,在芯片的边缘部分,排列着各类物理层接口,包括DDR5-5600/LPDDR5X-7500内存控制器与PHY物理层、显示物理层、USB4/3/2物理层以及PCIe 4.0 x4物理层。所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功能强大、性能杰出的锐龙AI 300处理器。
总体来看,这款处理器不仅在面积和功能上有了显著的提升,也展示了AMD在芯片设计上的多项前沿创新。无论是在CPU、GPU还是NPU方面,这款处理器都具备了非常优异的性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更智能的体验。未来,随着这些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消费者将享受到更高效、更智能的计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