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型两栖飞机AG600M“鲲龙”集结完毕,试飞进程大突破


最新消息传来,11月7日上午9时22分,中国自行设计与研发的大型两栖飞机AG600M,代号“鲲龙”,在湖北荆门的碧波中振翅起飞,于11时20分顺利抵达位于陕西蒲城的航空工业试飞中心民机试飞基地,并完成了平稳的着陆。这标志着AG600M研制过程中最后一架全状态新构型的灭火飞机已顺利交付。

紧接着,AG600M的首架机于今年1月6日完成了从珠海到试飞中心的转场飞行。难以置信的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一自主研发的水陆两用型大型飞机,已有四架同型号飞机汇聚于蒲城,进而共同进入了高强度的试飞阶段。这一壮观的场面再次凸显出中国航空工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巨大进步。

“鲲龙”AG600M不仅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及水上救援两栖飞机,也是中国首款严格依据民用飞机适航规章(CCAR-25)进行适航审定试飞的水陆两栖飞机。这款灭火机拥有最大起飞重量达60吨,最大载水量高达12吨,其诞生无疑填补了国产大型航空灭火飞机的一个空白。作为与大型运输机运20、大型客机C919并肩的国产三型大飞机之一,AG600M的研发和制造对于中国航空工业意义非凡。

航空工业试飞中心自2004年投身于AG600型号的研制工作,见证了从原型机陆上、水上、海上的首次飞行,到2022年型号改型陆上及水上首飞的历程。而现在,四架完备的飞机已齐集在国内条件最优越的试验基地,展开密集的试飞任务。过去一年间,AG600连续攻克了诸如最小离水速度测试、高海浪水面起降技术、灭火任务系统等11项关键的水上试飞技术难题。

2022年,AG600被定位为试飞中心的头号任务。在这一年中,AG600完成了包含“3机首飞、4机改装”在内的31项里程碑式任务。来到2023年上半年,作为年度重点的典型场景,灭火任务试飞与甚高频应急通信试飞任务也成功圆满,这不仅意味着符合性试飞如期完成,同时“架次”和“试验点”的双过半目标也得以实现。

鲲龙AG600M的成功集结和持续试飞,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大型特种飞机领域的雄厚实力,更为国家在应对森林火灾、进行大规模水上搜救等紧急任务的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空中支援。新时代下中国航空工业的又一项国之重器正逐步走向成熟,为全球航空工业书写了新的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