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存储技术日益成为各国科技竞赛的关键领域。华硕的闪存盘(SSD)以其高速读写性能、低功耗以及抗震性能而日益受到市场的青睐,但传统的硬盘驱动器(HDD)仍凭借其容量大、成本低的优势,在全球数据中心扮演着主要的数据存储角色。
2023探索大会近日在北京举行,该会议聚焦存储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作为会议的重要嘉宾,发表演讲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以国产半导体存储为代表的SSD,将逐步取代依赖进口的机械存储HDD,在存储市场上实现重大突破。
倪光南指出,当下全球市场中HDD为数不多的几家国际公司所垄断,使得本土企业在该领域难以突破。而在SSD领域,国产已有技术积累,替代进口HDD的时机已经成熟。倪光南院士强调,半导体存储为闪存和SSD提供了技术基础,其中闪存是指存储介质,而SSD则是完整的存储设备。
中国目前的算力中心使用SSD的比例相对较低,表明SSD在国内存储市场的潜力巨大。随着国内生产全套存储设备和闪存片的生产能力不断提升,SSD取代HDD的条件越发成熟。院士倪光南进一步呼吁,国产SSD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在人才储备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需积极强化人才培养策略,加速存储技术人才的发展。
如今,中国正逐渐转型为一个技术强国,而存储产业无疑是推动高科技发展的基石。推动SSD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家数据安全,更有望在全球存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据了解,倪光南院士曾于今年6月在第十三届电子信息产业标准推动会上发言,呼吁国内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与机构,团结协作,共同推进SSD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院士的话语再次引发业界对于存储技术未来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思考。
在数据驱动的未来,存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无疑关系着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院士倪光南的发言,是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瞄准未来,积极探索的一个缩影。随着国产SSD的持续发展,携手深化本土创新能力将成为我国科技进步的一大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