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了一项报告,引起了业界广泛的关注。该报告预测,随着微软公司宣布将于2025年10月14日停止对Windows 10操作系统的免费技术支持,全球将有高达2.4亿台个人电脑走向被淘汰的命运。
微软公司在2021年推出了Windows 11操作系统,并设定了苛刻的硬件要求,尤其是必须支持TPM 2.0(受信任的平台模块)的安全功能,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提升。然而,这一决策意味着很多现有的电脑设备将无法通过传统途径免费升级到Windows 11,由于硬件限制,它们将在Windows 10支持终止后面临安全风险。
Canalys的分析指出,尽管许多PC在性能上仍然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使用需求,但由于缺乏新的安全更新,这些设备将被迫退市,用户需要购置新的硬件才能体验到微软最新的操作系统所带来的安全和功能升级。这对微软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形象无疑是一大冲击。
微软公司此前确认,对于符合Windows 11升级要求的Windows 10用户,他们将可以免费升级他们的操作系统至Windows 11,而这一优惠政策将持续至2025年。对于那些现有系统不能满足升级条件的用户,微软提供了一条为期两年的过渡时间,以便消费者可以有序地更换或升级他们的电脑硬件。
在2025年10月14日以后,Windows 10家庭版和专业版将不再接收包括安全补丁在内的任何系统更新。届时,Windows 10将和早些年的Windows 7一样,正式退出微软支持的操作系统行列。这意味着,Windows 10將成为历史,用户必须采取措施,更新他们的系统以维持电脑安全。
这一消息对于全球的PC用户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提醒。用户需要及时关注自己设备的兼容性和安全性,做好升级准备。对于企业用户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更加庞大的IT硬件投资。对于个人用户而言,这是一个考虑在未来几年内更换设备的重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占据了全球PC市场的主要份额,因此,Windows 10支持的终止将对众多用户产生广泛影响。Canalys预计,PC制造商可能会因此迎来新一轮的销售高峰,但同时也助长了电子垃圾的增加,这不禁令人思考如何在技术升级与环保之间找到平衡。随着技术发展的加快,这也对硬件生产商和软件提供商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如何制造出更持久、可升级的设备,降低快速淘汰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