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9日,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最新消息揭示,我国科研团队于河南省西峡县的稀土矿中发掘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新矿物。这一新发现已经得到国际矿物学会的官方认证,并荣耀以我国著名地球科学家倪培教授的名字命名为“倪培石”。
自然资源部专家表示,“倪培石”矿物赋存于河南省太平镇的稀土矿中,以其淡红至红棕色的外观色泽和半透明至透明的玻璃光泽而引人注目。它属于稀土硅酸盐类矿物,在单偏光下表现为灰白色,具有较高的脆性和其特有的贝壳状断口。通过科研人员对其物理特性的测量,倪培石被认定为一种密度达4.943克/立方厘米的矿物,此外,它还被认为是迄今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含铈量最高的硅酸盐矿物。
命名为“倪培石”的原因,在于纪念倪培教授在钨、锡以及稀有、稀土金属矿床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倪培教授是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家,他长期致力于地质研究,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地质学界普遍认为,倪培教授的研究工作不仅推动了中国稀有金属矿产的探索和开发,也对全球地质学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令地质科学界尤为兴奋的是,倪培石的发现打破了以往硅铈石超族的分类理解。它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特性为该类矿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事实上,倪培石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材料领域亦可期待其发挥潜在的应用价值。专家们认为,此类矿物的独特性能或将对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带来创新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倪培石成为了继太平石和嫦娥石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自然界中发现并获国际矿物学会正式批准的第三个硅铈石超族新矿物。这一成就彰显了中国在地质矿产领域探索与研究的持续深入和不断进步。
科研人员目前正对倪培石进行进一步的详细研究,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其性质和成因,为我国稀土矿物资源的深度利用与产业化发展开拓崭新的道路。这一新发现无疑为我国矿产资源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里程碑,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地质学科的重要地位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