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消息,国内新能源车主正面临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续保难。有车主投诉说,在本没有发生车险事故的情况下,续保新能源车的费用也要比上一年度高出一大截。比如一位拥有小鹏G9的消费者发现,2023年续保时,保费不仅没有优惠,反而上涨了1000多元。
这并非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新能源车辆的整体赔付率普遍偏高。这类车辆在设计上更加现代,采用了许多高科技和复杂的电子设备,而这些科技在出现问题时维修成本颇为昂贵。与此同时,作为新型产品,电池修理和鉴定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也使得理赔成本提高。
其次,有车主表示,尽管他们的新能源车是私用,不用于商业目的,但仍有人违规将车辆注册为网约车,并试图按照私家车的标准来投保。这样的行为增加了保险公司的风险,并导致一些公司直接拒绝这类续保业务。
新能源车的普及,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保险企业在评估风险和定价时面临困难,因而延续保险时往往会引发争议。有业内专家指出,随着新能源车的维修标准、三电(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检测和定损标准的陆续建立,未来新能源车保险的定价会更加透明和规范,但在现阶段,保险公司由于担心赔付比率增高,便会以各种理由推诿让汽车主人去其他保险公司投保。
这类车辆的高赔付率问题还涉及了车主的使用习惯以及保险公司的成本控制。许多新能源车主由于对车辆性能和维护了解不足,可能会导致车辆损坏率比传统汽车高。再加上保险公司对电动汽车相关风险的估计过高,可能无形中抬高了保费。
面对这一现状,很多新能源车主开始呼吁相关部门出台更合理的指导政策,同时期待保险行业能对新能源车辆的保险产品做出更细致的分级和定价。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相关配套的法规和标准正逐渐完善。业界专家认为,随着未来这些标准和法规的落地,消费者在续保时将能遇到更合理的价格和更优质的服务。不过,在这个过渡期,新能源车主可能仍需面临一段时间的续保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