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固态硬盘界限:将QLC SSD转变为高寿命SLC SSD的技术突破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固态硬盘(SSD)已成为现代计算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快速的读写速度和低延迟特性赢得了用户的青睐。尽管如此,固态硬盘在材质技术上还有优化的空间,特别是在闪存粒子的耐用度和存储性能上。QLC(四层单元)闪存因其较大的存储容量和较低的成本受到了市场的喜爱,然而在寿命和性能方面,与SLC(单层单元)闪存仍有较大的差距。

不过,近期一个令业界瞩目的改造案例出现了。5月1日的消息透露,一位计算机工程师Gabriel Ferraz通过自己的技术改造,竟将一块QLC SSD转变成了SLC SSD。他使用的原始硬盘是一块英睿达BX500,此硬盘采用2.5英寸SATA接口设计,内含慧荣SM2259XT2主控(此前尝试过SM2258XT),搭载四颗美光生产的QLC闪存,总计有480GB的存储空间(实际闪存容量为512GB)。在这次改造中,Ferraz关注到原始闪存序列号NY240的重要性,因为并非所有的QLC闪存都适合进行此类改造。

他运用熟主的MPTools量产工具,对闪存序列号进行了必要的更改,并刷新了新的固件。这一过程中,硬盘容量不可避免地缩水至四分之一,最终为120GB(原始闪存容量为128GB)。尽管容量大减,改造后的120GB SLC SSD却在耐用性上有了质的飞跃,其寿命达到了惊人的4000TBW,比改造前的硬盘寿命长出约30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SATA 6Gbps接口本身的带宽限制,并没有观察到读写速度上的大幅度提升,依旧保持在500MB/s左右。但硬盘的延迟和访问时间却有了明显的改善,这在高负载工作环境下尤为重要。这一改造案例不仅展示了SSD硬盘技术潜力的开发,也令人不禁好奇,如同QLC SSD通过手段被提升性能与寿命,那么基于PCIe接口的TLC SSD是否也能通过类似方法达到性能与寿命的双重飞跃。

通过这种创新改造,我们看到了存储技术未来的可能性。技术爱好者和专业工程师的探索,不断突破现有技术局限,为硬盘存储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如今这项改造技术已经向我们证明,在提升技术性能的同时,也在为环保和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通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电子废弃物。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类似的技术革新,不仅能推动存储技术的进步,也能带给消费者更加优质的使用体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