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消息,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今日正式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将在6月6日进行其“星舰”(Starship)的第四次试飞。此次发射窗口将在北京时间今晚20:00开始的120分钟内开放。截至发稿前,根据直播画面显示,目前距离瞄准的发射时间仅剩不到30分钟。不过,这个时间并不完全确定,因为在实际发射前,还需要所有相关人员一次最终确认。
此次试飞的主要目的并非进入轨道,而是要展示星舰及其超重型火箭的返回和重复使用能力。SpaceX团队强调,他们将调整一些操作,包括在助推段后放弃超重型火箭的热级,以此减少飞行最后阶段助推器的质量。此外, 飞行的轨迹也与之前的测试相似,目标是在印度洋溅落。这样的飞行路径不需要离轨燃烧即可再入大气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公共安全,同时仍然留给SpaceX充分的机会来检验他们的主要目标,即飞船的受控再入。
星舰自诞生以来,就被誉为有史以来最高、最强的火箭,其总高度达120米。星舰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底部70米高、配备33台“猛禽”发动机的“超重型推进器”和顶部50米高、可重复利用的飞船船舱。这种组合使得星舰具备强大的地球轨道运载能力,能够将货物与宇航员送往地球轨道、月球、火星乃至更远的深空。
值得一提的是,SpaceX团队在此次试飞中将首次取消超重型火箭的热级,即助推段的热保护系统。这不仅能够减少火箭的额外质量,从而优化飞行性能,还能提供更加宝贵的数据用于未来的任务设计。这一步骤的背后是SpaceX对微调设计和流程的不断追求。
另一方面,此次试飞所选的飞行路径设计也经过深思熟虑。选择在印度洋溅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公众的潜在风险,同时也是为了确保星舰能够安全地再入大气层,对其再入性能进行测试。SpaceX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多地收集关于星舰再入和机动能力的实际数据,从而为未来的更高级任务打下基础。
从技术角度来看,星舰的设计不仅是为了增强任务灵活性,更是为了承载多个可持续发展任务。其100吨以上的地球轨道运载能力使得它不仅适用于商业卫星发射、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还具备开拓月球和火星定居的潜力。这种前瞻性的设计理念,使星舰实质上成为太空探索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与此同时,SpaceX也在努力将这种前沿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通过大幅降低发射成本,吸引更多商业客户和政府合同,期望在未来的深空探索中占据主导地位。此次试飞将为这些不断推进的计划积累更多的技术经验和数据支撑。
总的来说,SpaceX星舰的第四次试飞不仅是马斯克前瞻太空探索的重要一步,更是其战略规划中一个重要的验证节点。我们将持续关注此次试飞的最新进展,期待星舰能成功回收并为未来的太空任务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