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消息,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HDC 2024)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了主题演讲,并重磅发布了全新的盘古大模型5.0。这一全新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钢铁领域的应用,其显著解决了诸多行业难题,体现了大模型在提升工业生产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
具体到钢铁生产实践,张平安分享了盘古大模型在宝武钢铁集团的成功应用。在宝武钢铁的热轧生产线中,一块厚达260毫米的钢坯需要经过多达20道工序才能轧制成1.2毫米厚的钢板,这过程中包含了300多个参数的调整。传统方法中,每次更换钢板的种类和尺寸时,工程师需要重新调整参数,这种工作一般需要花费约5天的时间。而华为盘古大模型通过时序数据、表格数据、工艺参数以及行业机理的token化处理和大模型的学习,能够预测出最优参数,大幅降低了热轧生产线的调优时间,并提升了预测精度和钢板成材率。
目前,盘古大模型已在宝武钢铁集团的1880热轧生产线上线应用,结果显示调优时间从5天缩短至4小时,预测精度提高了5%以上,钢板成材率提高了0.5%。预计每年可以额外生产超过2万吨钢板,新增年收益将达9000万元。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不仅如此,华为云与宝武钢铁集团在多个钢铁生产领域也开展了盘古大模型的应用研究,包括炼钢、表面检验、新钢种研发和生产排程优化等。通过这些合作,盘古大模型在钢铁生产中的潜力得到了全面验证。
华为盘古大模型5.0不仅在钢铁行业展现了强大实力,还在其他各行各业中持续发力,推动技术变革。比如在自动驾驶领域,大模型可以更快速地学习驾驶环境,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中,盘古大模型能够提供高度精确的参数预测和设计优化,提升设计效率和创新能力;在具身智能和内容生产应用中,大模型通过深度学习和数据分析,显著提升了应用的智能化水平和内容生成质量。
此外,盘古大模型还兼顾了高铁、气象等领域的应用。高铁的运行和调度需要高度精确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大模型在这方面具备广泛应用前景。气象预测方面,通过大模型的学习,可以极大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为防灾减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这样一个智能化和数据驱动的时代,华为盘古大模型5.0无疑是引领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通过这种跨领域、全方位的创新应用,盘古大模型不仅在钢铁行业助力生产,更在各行各业中展示了其无限潜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应用的深入发展,盘古大模型将为更多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