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一款备受关注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仑卡奈单抗在中国国内首次开处方。6月26日晚,这款药物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神经疾病高创中心病房首次应用。据悉,仑卡奈单抗是全球首个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病因的突破性靶向药物,这标志着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正式进入“对因治疗”的新时代。
今年1月,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了由日本制药公司卫材和美国渤健联合研发的新药“仑卡奈单抗注射液”(商品名:乐意保/Leqembi),其适应证是治疗因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和轻度痴呆。然而,该药尚未进入医保,患者需要自费治疗。据此前报道,患者一年自费的治疗费用大约为18万元人民币。
阿尔茨海默病因其显著的症状而被形象地称为“脑海中的橡皮擦”,是医学界一大难题。这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有效的治疗方式非常有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症状包括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以及视空间能力损害等。此外,患者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计算力也会受到损害,常伴随人格和行为的改变。该疾病并不具传染性,而是由基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阿尔茨海默病的名字来源于德国医生阿尔茨海默,他是第一个描述这种疾病的医学家。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基因技术和脑成像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阿尔茨海默病的确切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仍是科学家们需要努力探索的问题。
此次仑卡奈单抗首度在中国医院开出处方,无疑为国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如今,全球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和治疗一直在不断推进,而仑卡奈单抗作为全球首个针对该病因的突破性靶向药物,彰显了全球医学界在这一领域的新进展。
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国家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对仑卡奈单抗的引进显示了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视。患者和家属也对这款新药寄予了厚望,希望通过这一创新药物的应用,能够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对于即将接受仑卡奈单抗治疗的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未来,更多的研究将致力于深入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步伐,将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