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男子购宝马竟遭欺诈 涉事4S店被判巨额赔偿


7月19日消息,据悉,江苏的钱某在宝马4S店购买新车却意外买到了伪造证件的旧车。这起案件最终在法院判决下,4S店被判退一赔三,涉案金额高达98万元。

据报道,钱某于两年前在当地的一家宝马4S店以33万元的价格购入了一辆宝马新车。起初,他对这辆车感到非常满意,但直到去年进行车辆年检时,问题暴露出来。检测人员发现,这辆车的车辆识别代号、发动机号以及合格证都是伪造的。这一发现令钱某大为震惊,他随即将4S店告上了法庭。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查明,这辆车实际上并非原厂全新的合格品,4S店在明知这一点的情况下,依然以新车名义出售给消费者,实施了欺诈行为。基于这一事实,法院判决4S店退还钱某购车款329000元,同时赔偿987000元。

目前,这辆问题车辆已被公安机关扣留。案中车辆涉及伪造车辆整车出厂合格证,擅自打刻伪造车辆识别代号和发动机号骗取机动车登记,涉及的法律问题严重。据悉,上海的宝马汽车4S店在这一案件中被发现存在明确的欺诈意图,其行为严重违反商业道德,也触及法律底线。

事实上,汽车行业内的类似问题并非个案。此前有报道显示,汽车行业存在普遍的改车辆车架号、伪造机动车合格证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车辆由于库存时间过长,销售价格会随之下跌,而部分缺乏商业道德的经销商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便擅自对车辆进行改码,以新车价格出售,牟取暴利。

这种做法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构成了对市场公平的侵犯,更是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升和法律的逐渐健全,越来越多的此类案件被揭发,并受到法律的严惩。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仍有部分不良商家铤而走险。

针对此类问题,法律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车时应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经销商,并在签订购车合同时仔细检查车辆的各项证件与信息。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汽车销售市场的监管力度,杜绝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

总体来看,钱某一案无疑为众多消费者敲响了警钟,提醒大家在购车时要保持警惕,也反映出市场监管的不足和需要加强的地方。希望通过这次事件,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共同维护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汽车销售市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