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消息,AMD的锐龙AI 300系列已经正式亮相,而Intel几乎对应的Lunar Lake系列还需等待到今年9-10月份才能全面推出。虽然Lunar Lake的具体型号、规格已经泄露,但其性能表现尚未完全揭晓。今天,我们第一次在GeekBench 6数据库里看到了新旗舰酷睿Ultra 9 288V的跑分,这款型号也是整个家族中唯一一个PL1基准功耗达到30W的型号,其他型号均为基准17W、最高30W。
GeekBench 6的检测数据显示,酷睿Ultra 9 288V配备了4个性能核心(P核)和4个效率核心(E核),共计8核心8线程。其缓存配置为二级缓存2.5MB,三级缓存12MB,并整合32GB LPDDR5X-8533内存。根据此前的曝料,这款处理器的P核、E核加速频率分别为5.1GHz和3.7GHz,集成了新一代核显锐炫140V,频率为2.05GHz,同时具备NPU AI算力48 TOPS。
在跑分测试中,酷睿Ultra 9 288V一共有三个得分,单核成绩波动在2790-2901之间,多核成绩则为9596-11048。对比让人瞩目的锐龙AI 9 HX 370,该处理器在单核性能上略胜一筹,领先幅度最多可达7%。不过,在多核性能上则显得黯然失色,落后至少25%,毕竟锐龙AI 9 HX 370采用了12核心24线程的设计。
酷睿Ultra 9 288V之所以在多核性能上无法匹敌,主要因为锐龙AI 9 HX 370在核心数量和线程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此外,酷睿Ultra 9 288V的高功耗进一步加剧了其在多核效率上的不足。
不久前,酷睿Ultra 7 268V的跑分也在网上泄露。与酷睿Ultra 9 288V相比,唯一的区别在于P核加速频率要低100MHz,基准功耗也仅为17W。因此,酷睿Ultra 7 268V的单核跑分稍微低于锐龙AI 9 HX 370,而多核性能则差距更为显著,落后33%。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Lunar Lake处理器在单核性能上仍能与AMD竞争,但在多核性能上显得疲软。这一结果也让人不禁担忧,Intel未来在面对多核需求日益增加的市场时,是否还能够保持其市场领导地位。虽然Lunar Lake的完整表现要等到正式发布才能揭晓,但从眼前的跑分结果来看,Intel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将面临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