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心中的薪资理想与现实落差引发关注


随着经济形势及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应届生对于职场起薪的期待也随之波动。3月10日,一项关于应届生薪资期望的社交媒体话题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显示出年轻人在求职首薪上的普遍设想:“8k-10k”成为了这一群体心中的主流预期数字。

报道中,上海的一位求职学生透露,即使拿到了七八千元的月薪,扣除房租和日常消费后,手头能够自由支配的资金并不充裕。然而,这一数字二者之间的“期望与现实”之间似乎存在不小的落差。新浪进行的一项超过5000位网友的调查中得出,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接受的薪资低于6000元,而月收入超过1万元者不足30%。

智联招聘展示的《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数据。报告显示,在2023年第四季度,全国38个核心城市企业的平均招聘薪酬为10420元/月,环比上一季度的10115元/月提高了3%,但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1.3%的下降。具体到分位数,38城企业的25%分位数招聘薪酬是6000元/月,中位数为8166元/月,而75%分位数达到了12000元/月。

根据统计,上海以13888元的平均月薪领跑于各大城市,四个季度以来蝉联榜首;北京紧随其后,平均月薪13552元;深圳以13067元排在第三位;杭州则以12143元位列第四。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行业的薪资水平有显著差异,在本季度的高薪职业排行榜上,人工智能工程师以22788元的平均月薪超越了芯片工程师,位居榜首。

尽管有关企业招聘薪酬的报告给出了一些乐观的数字,但这些数据往往是平均数,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来说,真正的薪资水平可能还要根据个人能力、行业需求及地区差异而异。加之生活成本的不断上涨,让许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感到“现实很骨感”,他们的薪资期望与市场给出的薪资现实之间的落差引人深思。

而随着国家对于就业的重视以及对新兴行业的扶持,未来应届生们的薪资水平是否能有所提高,是否能够更贴近他们的期望,依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各行业企业在招聘时也应考虑到人才的合理薪酬预期,平衡好企业成本与招揽人才之间的关系,共同促进整体就业市场的稳健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