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消息,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公司发布会上公布了小米第二季度的财报,并首次公开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季度成绩。据悉,智能电动汽车等新兴业务在该季度的收入达到了64亿元,而小米汽车在单季内累计交付新车达到27307辆。然而,尽管收入亮眼,这项创新业务的净亏损却高达18亿元。经过计算可知,小米每卖出一辆车的亏损超过了6万元。
对此,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造车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小米汽车还在投入期,希望大家理解。”雷军的话语透露出对未来的坚定信心,也希望外界能体谅目前的财务状况。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也在业绩发布会上解释了小米SU7的亏损原因。
卢伟冰指出,第一,小米汽车的规模仍然较小,而汽车行业通常是一个需要规模经济支持才能获得盈利的行业。随着未来规模的逐步扩大,成本将被摊薄,盈利能力有望提高。第二,小米首款车型是一款纯电动轿车,这种车型的研发、制造成本较高。卢伟冰表示,消化这部分投入成本仍需一定时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产的逐步成熟,成本会逐步降低。
按照雷军事先的规划,小米汽车将通过15年到20年的努力,目标是进入全球汽车制造商的前五行列。这不仅是对小米自身业务的雄心,更是对中国汽车工业的一种信心和担当。雷军在讲话中表示,小米将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全面崛起而奋斗,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持续进行创新和投入。
发布会上,雷军还重申了小米要成为全球领先科技企业的远大愿景,不仅在手机和家电市场要持续发力,还要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取得突破。尽管眼前困难重重,但他坚信创新是一条必经之路,面对亏损也是许多成功企业所走过的阶段。
未来,雷军表示,小米将会进一步加强在研发上的投入,并探索更多跨界融合的创新业务,以期通过持续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实现从一家科技公司向一家综合性科技创新企业的转型。他也呼吁行业内外能够保持关注与支持,给小米更多时间和空间,见证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的成长与崛起。
整个发布会充满了挑战和希望,雷军和小米团队面对亏损表现出的坚定与信念,让外界看到了一种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企业精神。显然,小米汽车的下一步将会如何发展仍需时间检验,但无论如何,他们已经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并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