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消息,备受关注的网红“Thurman猫一杯”事件迎来了新的转折。经过多家社交平台的共同核查与行动,该网红相关账号已被官方封禁。此次事件的起因是徐某某(女,29岁,网名“Thurman猫一杯”)为了吸引点击量和粉丝,与同事薛某(男,30岁)一起编写并实施了“拾到小学生秦朗丢失的作业本”这一虚构故事,并通过视频的形式散播于抖音、微信、微博等多个网络平台。
杭州警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这起事件的背后有着预谋与精心的策划。徐某某和薛某为了制作视频,购买了寒假作业本,并通过手机摄制上传。这起事件不仅造成了公众的误导,还对网络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基于此,当地公安已对两人及相关公司根据法律进行了行政处罚。
在事件发酵后,“Thurman猫一杯”发表了视频道歉,并作出鞠躬表示悔意。但这已无法弥补其造假对社会的影响。企查查资料显示,涉事博主名下关联有6家公司,其中广州赫曼网络科技公司下注册了多个与“猫一杯”相关的商标。根据央视的报道,网红背后往往有着MCN机构的支撑,这些机构提供从内容策划、制作到宣传推广、粉丝管理等一系列服务。
MCN机构的作用在于协助网红快速走红,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信息内容的扭曲与失实。简单来讲,MCN是互联网红人背后的操盘手。目前,大部分网红都与MCN机构有所签约。统计数据显示,各大头部网站平台上粉丝数量超过1000万的账号中,约有40%是由MCN机构操作的。
法学专家指出,当虚假信息出现时,真正的起因可能不仅仅是单一账号本身,而更多是与之签约的MCN机构。为了追逐热点,这些机构会推出大量同质化的内容。一旦出现问题,普通网民可能才是最终被欺骗的对象。对平台和MCN机构的管理也因此受到了法律的明文规定,要求对于发布虚假信息或通过矩阵传播这类信息的情况,平台需要对相关机构进行清退并施加限制措施。
央视主播强调,流量变现的正确方式应该是通过提供有价值、有质量的内容,赢得长久并可靠的流量,从而获得合法收益。追逐流量应有道德底线,自媒体和MCN机构必须认清这一点,否则最终只会被广大网友所抛弃。针对此类造假行为,社会各界必须共同努力,才能确保网络环境的清朗和公众利益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