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消息,今天下午,小米创办人雷军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篇长文,回顾了小米造车的三年历程,并分享了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的感悟。雷军表示,很多人都知道,小米造车起源于一个特殊的危机事件。从这一事件中,雷军深入体会到一个道理:无论面对何等危机,不被吓倒就能胜利。
事情要追溯到2021年3月,当时雷军正式宣布小米将进军汽车行业。彼时,市场对智能电动汽车的浪潮初露峥嵘,各大车企纷纷投入这个新兴领域,竞争异常激烈。然而,对于一家具备科技基因的公司来说,造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次次充满挑战的历练。
为了确保能够应对市场波动和各种不确定性,小米在造车之初就下定决心,有足够的现金储备以应对未来五年的任何挑战。雷军提到,小米的目标是未来15年到20年内成为全球领先的车企,而这个漫长的征程方才开始。
在过去的三年中,小米团队不仅要面对技术上的挑战,还要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压力。然而,无论面对何种难题,雷军和他的团队始终坚持“不被吓倒”的信念。这个信念帮助他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危机,使得小米汽车事业步步为营,渐渐迎来了曙光。
就在2024年3月28日,小米首款汽车SU7正式亮相。这款车在开售仅27分钟内就达到了5万台的订单,可谓是大获成功。这也标志着小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雷军在文中指出,智能化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智能电动汽车的本质就是“汽车×电动×智能”。过去十年,行业已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电动化的问题,而未来十年,将会是智能化的十年。”
毕竟,电动化只是汽车发展的一个阶段,而智能化才是真正引领行业前行的方向。雷军表示,智能是汽车的灵魂,小米在这个领域有着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这为公司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小米能够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团队的实力和韧性,更离不开雷军的远见卓识。汽车市场千变万化,尤其是智能电动车领域,每一个决策都充满不确定性,但不被吓倒,坚持不懈,这是雷军在造车历程中最大的感悟,并也成为了小米汽车事业成功的关键。
从造车之初的小心翼翼,到如今首款车型的热销,小米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在面对任何危机时,只要坚持不被吓倒,就能迎来胜利的曙光。这是小米造车三年来最大的收获,也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雷军和他的团队正用他们的智慧和努力,谱写着一段属于小米,也属于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