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坚持多线程技术 Intel新处理器Lunar Lake、Arrow Lake取消超线程引争议


8月4日消息,关于半导体行业的最新动态令人瞩目。Intel即将推出的下一代处理器Lunar Lake和Arrow Lake不仅在AVX-512指令集方面再次缺席,更引发争议的是,这两款新处理器将不再支持超线程(Hyper-Threading)技术。同时,对比之下,AMD的Zen5架构芯片继续保留多线程技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究竟多线程技术是否已经过时,Intel为何选择放弃,而AMD却依然坚持?这些问题让人们对未来处理器的发展方向充满疑问。

为了揭示多线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能,Phoronix特别进行了相关测试。测试对象为AMD的锐龙AI 9 HX 370处理器,操作系统采用Ubuntu 24.04,共进行了多达57个项目的测试。结果显示,开启多线程后,该处理器性能平均提升了18%。在某些特定项目中的表现更为抢眼,例如toyBrot Fractal Generator,性能提升竟高达67%。而在功耗方面,开启和关闭多线程技术的功耗几乎没有差异,关闭多线程时平均功耗为19.24W,开启时为19.63W,差异仅为2%。温度方面,测试结果显示完全没有变化,意味着多线程技术对于散热没有明显额外负担。

另一方面,Intel并未详细解释为何取消超线程技术。有人猜测,这可能与其正在推行的异构混合架构有关,这是Intel最新的设计策略,以提高处理器的整体性能和能效。Intel曾声称,通过取消超线程技术,P核(Performance Core)的能效可以提升30%。然而,这一决定是否完全基于实际效能和能效的平衡,还需要更多的第三方数据和评测来佐证。

与此同时,AMD依然对多线程技术寄予厚望。多线程技术允许处理器在单个物理核心上运行多个线程,从而提升整体并行计算能力。在当前计算密集型任务和多任务处理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保留多线程技术显然能带来实际的性能提升,这也是AMD坚持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场关于多线程技术的争论不仅关乎处理器设计的策略选择,更深远地涉及到计算机未来在软件和硬件协同优化方面的长远发展。支持多线程技术的大量软件和应用是否会对不再支持该技术的Intel新处理器产生不兼容问题?未来的处理器设计是否会朝着异构架构与高效能平衡发展?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Intel与AMD在多线程技术上的分歧已成为当前半导体行业的一大热门话题。Intel的决策是否明智,AMD的坚持是否具备前瞻性,需要市场和时间来验证。不管怎样,这场争论势必会推动行业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相关新闻